悉尼大学第二届中国发展论坛于2019年5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举行。论坛以“转折点上的中国”为主题,意在讨论发展转折点的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论坛邀请到前新州州长、前外交部部长、现任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Bob Carr,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大程,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Jocelyn Chey等数名专家学者,在“技术与创新”、“中国软实力”、“全球治理”三场分论坛中与现场观众进行专题探讨。
开幕伊始,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前任副社长周豪,现任社长迟棨瑞及现任副社长闫一荻分别发言,介绍了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现状、举办论坛的初衷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展望。随后,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成员李灵熙代表“野望”支教队回顾反思了去年CDS组织的野望支教活动。
世界经济论坛青年领袖Yat-sen Li(李逸仙)为本次论坛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澳大利亚应该积极与中国展开合作,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软实力:增长/衰退?
本场分论坛邀请到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研究员Jocelyn Chey,悉尼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研究系教授Yingjie Guo与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Bonnie S McDougal教授三位嘉宾与现场观众分享他们的见解。
悉尼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研究系教授Yingjie Guo认为中国软实力增长与否取决于人民对于软实力的定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Bonnie S McDougal教授则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而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研究员Jocelyn Chey则指出软实力并非仅视教育水平为基准,更取决于国家自身吸引力;我们应该任其中国软实力自发发展。那么对于这一代中国青年来说,如何做才能进一步推广国家未来软实力的长久持续发展呢?
技术与创新:新的拐点?
第二场分论坛邀请到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Dacheng Tao教授与Yonghui Li 教授。
Yonghui Li 教授与现场观众探讨了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物联网应用的一个例子是通过机器和网络传递触觉,这将可能被应用在远程医疗,医生将可以远距离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它在智能社会的建设和工业方面也将有重大应用。
Dacheng Tao教授像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挑战。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它可被应用于重复性高的繁琐工作比如物体识别,进而帮助我们提高效率。然而有些人类的工作计算机将很难取代,比如即使它能够识别一张照片中人的身份甚至情绪,它在判断其情景方面远没有人类高效。陶教授表示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我们也无需对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一说感到过于担心。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
最后一场分论坛,邀请到前新州州长、前外交部部长Bob Carr,新南威尔士大学Chris Hammer教授及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副教授Heng Wang,三位嘉宾与现场观众分享他们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解。
Bob Carr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大力支持联合国事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发挥全球影响力的绝佳平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是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一大重要举措,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但深化了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也为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Chris Hammer教授则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关于建立“世界议会”、促进全球治理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将在此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Heng Wang教授则着眼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到如今成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由既有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新规则、新机构的创立者。针对时下热门的“中美贸易摩擦”,Heng Wang教授认为,贸易摩擦动摇了目前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国际秩序,由霸权主义走向协商一致是未来国际秩序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刘锴)